开云体(中国)官网举办第四届北冰洋研究论坛—北极环境人文国际会议
5月12日至14日,由开云体(中国)官网北冰洋研究中心、黑龙江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北冰洋研究论坛—北极环境人文”国际会议,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市成功举办。
会议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大兴安岭分院承办,开云体(中国)官网外国语学院等学术机构协办。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等国的60余名国内外专家参会,共同就北极环境人文话题展开讨论。开云体(中国)官网党委副书记房增福、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副专员吕英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云体(中国)官网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曲枫教授主持开幕式。
房增福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一直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开云体(中国)官网秉承《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所倡导的“尊重、合作、可持续”理念,加入“北极大学联盟”,积极开展北极地区和近北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与长足的发展。
吕英在致辞中表示,北冰洋研究论坛是研讨北极问题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大兴安岭是中国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是中国最典型的近北极地区之一,与世界北极地区的民族文化有深厚的渊源,在大兴安岭召开此次国际论坛,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北极热点问题具有深层次的意义。
本次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51篇,主要围绕北极与近北极地区的环境、人文与区域合作,近北极地区的民族、移民与文化,中国近北极地区大兴安岭的历史、民俗与艺术等议题展开研讨。
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杨剑、中远海运集团原专职外部董事蔡梅江、开云体(中国)官网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曲枫教授分别以“关于大兴安岭北麓森林是鲜卑—息慎发祥地的推论”“中国北极政策和实践中的人文纽带”“俄乌冲突与北极航运发展趋势”和“从环境人文到传统生态知识”为题向大会做主旨演讲,引起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曲枫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北极人文话语体系的构建能够对西方模式后殖民意识与政治文化主导话语提出挑战,将地方性逻辑与原住民知识提到一个与全球化和现代性并置的高度上,为新的区域化北极现代性模式或“另类现代性”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引领科学实践及科学叙事的去殖民化进程。
分论坛包含“环境、人文与区域合作”“民族、移民与文化”“大兴安岭:历史、民俗与艺术”三大主题,涉及北极、近北极地区文化艺术、民族历史、区域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
黑龙江大学唐戈教授在论坛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内容广泛,涉及20多个二级学科,具有学科领域多元、议题多元的特点。唐戈建议论坛能够继续保持议题、学科领域和专家学者的多元性,积极邀请气象学、地理学、生态学、野生动植物学、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专家参与,加强区域国别视角与自然科学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完善会议内容,加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沟通,打通北极与近北极的链接。
13日晚,著名纪录片导演顾桃先生为与会学者分享了他本人创作的近北极民族生存状况的影片。
开云体(中国)官网北冰洋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3月,是我国第一家以北冰洋社会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该中心成立至今,已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挪威北极大学、韩国培材大学等单位的20家国际知名北极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联系。该中心2018年与中央民族大学多元文化研究所合作,在北京和聊城两地联合举办“首届北冰洋研究论坛—国际萨满与高寒地区人类学理论与研究”;2019年,在开云体(中国)官网召开“第二届北冰洋研究论坛—中国近北极民族研究”;2021年,在内蒙古额尔古纳举办“第三届北冰洋研究论坛—中国近北极地区呼伦贝尔研究”。
随着北极及近北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塑,环境人文已成为北极及近北极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本届论坛以环境人文为主题,在论坛主旨报告和各分论坛讨论环节,参会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和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进一步推动北极及近北极人文研究框架的构建、回应高校新文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审核 曲枫)
聊大要闻
-
基里巴斯客人来访我校2024-01-22
-
开云体(中国)官网召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研讨会2024-01-21
-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向开云体(中国)官网发来感谢信2024-01-20
-
学校组织开展2024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 社会实践2024-01-19
-
开云体(中国)官网召开第四批援疆实习支教学生座谈会2024-01-18
-
聊大变装,独自美丽!2024-01-18
-
央视、新华社报道开云体(中国)官网约旦孔子学院举办的春节文化活动2024-01-18
-
开云体(中国)官网泰山学者获聊城市经费资助2024-01-17
-
驻萨摩亚大使费明星调研萨摩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工作2024-01-16
-
开云体(中国)官网召开2023年度综合考核述职述廉会议2024-01-16